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75章三国讲完了

对于郑子文每天的课程就是讲故事这一点,李承乾是很高兴的,他觉得假如当初孔颖达他们也是这样讲课的话,他一定会乖乖的。

郑子文讲的三国让他有了一种每天都盼着上课的感觉,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郑子文每天要留下一个作业——前一天听完故事的感悟。

李世民觉得,如果每天不用回答这个感悟,只是单纯的听故事,那么自然是极好的。

可惜的是,没有“如果”这个说法。

早上为了郑子文那里得到答案,以便应付李世民的盘查,李承乾已经付出了一块长孙皇后赏赐的玉佩了,那么明天怎么办?

不给肯定是不行的,他自己又想不出来,他爹李世民又一副要吃人的样子。

“唉,只能认了!”

和满脑子都是愁绪的李承乾相比,郑子文无疑是非常开心的。

坐出回家的轿子里,郑子文从怀里拿出了一块雕刻得十分细致的玉佩,一脸兴奋的把玩着。

这可是皇家的东西,一般人是不能佩戴的,但是郑子文觉得自己可以把它摆在家里,以后作为传家宝。

不过郑子文最开心的并不是从李承乾那么“敲诈”到了这个玉佩,而是他已经在李世民眼皮底下平安无恙的混了两天。

“哇,今天又混过去一天啦!”

郑子文觉得自己一开始的策略是对的,三国演义有一百二十回,他每天就讲那么二三回,遇到打斗的情结添油加醋的多描述一下,一早上的时间就过去了。

这样一来,用三国混两个月的时间轻轻松松,而且李世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
其实郑子文想得确实没错,李世民不但挑不出毛病,而且还对郑子文讲的《三国演义》推崇备至。

随着郑子文所讲的《三国演义》的剧情展开,一个个的令人惊艳的谋略出现,李世民已经完全震惊了,他已经命令孔颖达开始负责编撰了。

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,李承乾的脚伤已经养好了,拆掉石膏之后,走路也不受影响,郑子文知道他再一次改变了大唐的历史,改变了李承乾残疾的命运。

与此同时,《三国》也讲了一大半了,随着关羽败走麦城最终殒命,刘备也接着兵败,蜀国的命运似乎已经已经可以预见了。

接下来的半个多月,郑子文就加快了故事的节奏,在第二个月的中旬,把整部《三国演义》全部讲完。

听完了整部故事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